“蒙牛爱心井”落户敖尔金区
8月8日,刚刚入秋的呼伦贝尔大地一幅丰收的景象。10时,伴随着钻井机轰鸣的声响,打井钻头也缓缓地打入了满洲里市敖尔金区的地下。这眼爱心井的开钻,拉开了2014年“蒙牛爱心井”在全区开建的序幕。而刚划归满洲里市,正在紧张筹建之中的敖尔金区的牧民们也迎来了他们盼望已久的“蒙牛爱心井”。
今年首眼爱心井
8月8日,对于敖尔金区的牧民群众来说绝对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不但是2014年“蒙牛爱心井”大型民生工程实施的首眼爱心井,也是活动开展4年来在内蒙古大地扎根的第36眼爱心井。这眼落户在满洲里市敖尔金区的爱心井也是迄今为止,位于我区最北部的爱心井,这眼爱心之水即将滋润这方热土,对于当地群众来说无疑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刚划归满洲里市的敖尔金区,作为一个老国有军垦牧场,多年来因行政界线给跨界经营带来的诸多不便,更因属地不清等原因,严重制约了当地发展。用水难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当地群众,盼望“蒙牛爱心井”落户敖尔金区是他们的最大愿望。
吃水难成群众“心病”
当日,由蒙牛集团与《北方新报》共同组织实施的大型民生工程——“蒙牛爱心井”2014年启动仪式在满洲里市敖尔金区隆重举行。没有华丽的舞台布置,也没有烈日炎炎下等待围观的群众,蒙牛集团行政副总裁姚海涛、北方新报社总编辑李德斌在满洲里市常务副市长李壮的陪同下,直接走进敖尔金区的缺水家庭了解情况。
牧民春梅与丈夫经营着一个小饭馆,看着家里马上要见底的水缸,春梅无奈地说:“现在用水已经成了我的心病,每天只能接一点水,一家人根本不够用,更别说给吃饭的客人了,没办法我只能向有小井的邻居借水。可是等上冻后邻居家就搬回市里住时,我们的饭馆就得关门。”
58岁的孔令丹是土生土长的敖尔金区人,对于缺水的事儿她深有感触。她对记者说:“我们这里每天供的水越来越少,吃不上水,真的很闹心。吃水对我们来说真是件大事儿。我和老伴都快60岁了,外出挑水也挑不动了,没办法我自己出钱打了一口40多米深的小井,可就是这口井有时候也抽不上水来。我现在就希望蒙牛爱心井早点打成,我们就不用为没水吃发愁了。”
只有一眼井水质较差
据满洲里市敖尔金区筹建处主任黄鑫介绍,从敖尔金区划归满洲里市以来,用水一直是当地的大事,之前打的两眼井,一眼已经废弃,还有一眼60米深的井,由于地下水位下降等原因,出水量严重不足,而且水质较差,氟含量严重超标。现在辖区只能按点供水,每天的水量已经满足不了牧民的正常使用。“蒙牛爱心井落户敖尔金区,无疑是给我们雪中送炭,感谢《北方新报》和蒙牛集团的善举,我们一定会把这项民生工程做好,让老百姓满意。”黄鑫说道。
“蒙牛爱心井”将甘泉引入大草原,解决缺水地区群众的饮水问题,缓解地区干旱状况,用大爱与责任反哺草原。蒙牛集团行政副总裁姚海涛表示,“蒙牛爱心井”的落户,将解决敖尔金区的群众饮水困难问题,有了水的保障,相信这里的牧民群众生产生活会越来越好。“多年来蒙牛始终感恩社会、感恩大草原,为群众做实事一直是我们企业的责任,我们非常愿意用我们的微薄之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蒙牛爱心井工程也会持续下去,为更多干旱、缺水地区的人们送去甘泉!”姚海涛说道。
2011年,《北方新报》和蒙牛集团携手共同推出了蒙牛爱心井大型民生工程,以实际行动帮助农牧区群众摆脱干旱困扰,充分体现了内蒙古主流媒体和乳品企业的社会责任。这项活动更是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乌兰亲自出席了北方新报社和蒙牛集团的签约仪式并启动了这项工程,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让爱心井在内蒙古全境扎根
蒙牛爱心井大型公益活动启动后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活动开展以来,报名申建打井的地区已达100多个。通过实施爱心井工程,受益地区的农牧民不仅喝上了干净、放心的水,也开始发展农业经济,农牧民致富的道路更加宽广。同时,这一活动极大地提升了本报与蒙牛集团的品牌影响力,唤起社会各界对缺水地区的关注。目前,除乌海市外,我区各盟市都有了“蒙牛爱心井”。
根据工作计划,“蒙牛爱心井”2014年将在内蒙古全境落地生根,将深情传遍大草原。北方新报社总编辑李德斌表示,“蒙牛爱心井”是蒙牛集团和《北方新报》共同推出的一项大型民生工程,这项活动是在内蒙古由媒体发起的活动中影响最大、范围最广、投入资金最多的一项民生活动。李德斌说:“工程实施以来,我们看到了许多地区的村民因为缺水而衍生的各种问题,水比油贵,有的老人甚至一辈子也没洗过几次澡,这让我们感到非常难过。缺水地区的乡亲们一度陷入困境,尤其是生产生活用水极度困难。今天,蒙牛爱心井在满洲里市敖尔金区落户,为这里的牧民群众送来爱的甘泉,希望蒙牛爱心井能以此为源头,源远流长,滋润更多的缺水地区。”
3年捐建33口“爱心井”蒙牛持续关注缺水农牧区
11月21日,对于四子王旗供济堂镇的村民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第33号“蒙牛爱心井”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供济堂镇大清河行政村建成了,苏计营盘、中大清河、南大清河3个自然村的98户村民终于喝上了自来水,而他们等待这一天已经盼了很久。
“村口的井水又涩又苦,是我们唯一的生活饮水源,一喝就是大半辈子”,大清河村村民张大爷紧紧地握着记者的手,难掩激动之情,“真没想到,我们村能在过年前喝上健康的自来水,真跟做梦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