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跟踪智能控制系统实证数据出炉

2024年12月10日

11月27日,由PV Magazine组织,智能跟踪解决方案提供商天合跟踪、国际知名光伏研究机构伍德麦肯兹、光伏软件供应商PV Case共同参与的 “智能控制系统应用真实数据洞察” 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

研讨会上,三位专家就全球跟踪支架应用前景、智能跟踪技术应用价值与发展动态等话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并分享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帮助提升跟踪光伏电站价值的经验,为光伏业主、开发商与EPC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天合跟踪智能控制系统研发负责人孙凯博士介绍到,智能跟踪技术构成复杂、技术门槛高,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目前仅全球的几家头部企业进行自主开发。天合跟踪是最早投入智能跟踪技术研发的企业之一,并于2020年推出首款智能算法,截至目前已在全球安装3GW+的项目。智能跟踪系统利用算法和控制器,通过减少组件之间的遮挡以及增加散射光条件下的发电量来提升系统的发电量,经全球多个项目的长期实证验证,在传统跟踪支架增发电量的基础上全年平均再额外增发2%~4%的电量,阴雨天环境下增发电量超过10%。

历时五年,天合跟踪不断更新智能跟踪系统技术,独创SEB发电仿真软件,充分考虑阴雨天、复杂地势,仿真智能算法的发电增益,帮助客户从电站设计阶段更准确的计算发电量。天合跟踪与PV Case, 独立第三方国际知名机构等合作,对各自独立开发的智能算法进行了相互对比,表明优化结果高度一致,验证了各自针对复杂地形的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随着应用的普及,市场对智能跟踪系统的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更多业主和运维企业希望通过智能化技术提升电站在运维期间的稳定性与便利性。天合跟踪行业首推支架级智慧云平台,可实现远程监测、远程调试,从而减少运维期间去项目现场运维的人数、缩短定位故障、解决故障的时间,提升运维便捷性并大幅度降低运维成本。

伍德麦肯兹助理研究员Joe Shangraw介绍了智能跟踪技术在全球的需求情况:从地理分布来看,智能跟踪系统在中高纬度地区、弱光照地区及复杂项目地形等场景下需求最旺盛;从政策上讲,智能跟踪系统能够提升早晚弱光时段的发电量,使发电曲线更平滑,对执行波谷电价的区域价值增益尤为显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doffice@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