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传播使者体验深圳国际化商业服务

2025年02月10日

近日,来自英国的深圳全球传播使者Tafadzwa Mackenzie Kadere(Taf)探访了位于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内的前海壹方汇购物中心,亲身感受了商场内商户提供的贴心国际化服务。

不久前,深圳前海公布了首批“国际友好型商圈”和“国际友好型商户”,旨在为国际居民提供更友好的购物体验。前海壹方汇和万象前海的微风峡谷被认定为首批“国际友好型商圈”,每个商圈都有超过15家店铺获得了“国际友好型商户”的认证。

要成为“国际友好型商户”,商铺必须提供国际化支付方式,并配备双语菜单和服务清单。此外,店员还需具备基本的英语交流能力,部分商家甚至能提供流利的英语服务。符合标准的员工会在胸前佩戴一枚笑脸徽章,方便顾客识别。

在一家西餐厅入口处,Taf看到了“国际友好型商户”的认证标识。在佩戴笑脸徽章的服务人员的帮助下,他顺利完成了点餐和支付,并享受了一顿愉快的下午茶。

随后,Taf来到一家酒吧,店内提供各式酒水和小吃。双语菜单清晰地列出了每道菜品的名称和配料,让他能够轻松了解自己所点的食物。商家流利的英语服务也让他倍感亲切。

在前海壹方汇的服务台,Taf还发现了如何将银行卡绑定到微信和支付宝的英文说明。这对于不熟悉当地电子支付方式的海外游客来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随着“国际友好型商圈”和“国际友好型商户”等举措的推出,深圳前海的国际化生活和商业环境正在不断提升。2025年,前海计划进一步营造更加国际化的氛围,将这一充满活力的地区打造成为深圳文化融合的中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doffice@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