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Chris Longman

2022-12-02

激励移动标准领域创新需要强有力的专利权保护

2022年11月30日-12月2日,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在线上举行。在12月1日上午举行的“用知识产权筑基,创移动通信未来”论坛上,高通公司副总裁及法律顾问、首席诉讼律师Chris Longman表示,与众多公司以及个体利益相关方一样,高通也受益于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显著进步。高通持续扩大在华知识产权布局和投入,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方面始终稳居在华外企前列。中国一直是,未来也是保护高通发明价值的重要法域。

Chris Longman认为,认可强有力的专利权是获得最佳标准以及标准赋能的技术的最佳方式。对于许多最重要的标准创新者来说,来自许可标准必要专利的潜在回报是支持并激励他们做出大量前期投入的重要因素。如果我们希望通过吸引最优秀的创新者和最好的技术,来开发让互联世界更美好的标准化技术,那么强有力的专利权保护至关重要。

以下是演讲全文:

WechatIMG104772.png

高通公司副总裁及法律顾问、首席诉讼律师Chris Longman

各位嘉宾、朋友们,大家好!感谢本次活动的主办方让我有机会与大家分享高通的创新经验和我们对创新的看法。我是Chris Longman,现任高通公司副总裁兼诉讼部负责人。很荣幸能够参加这个一年一度的盛会。在我看来,大会是为中国知识产权同仁们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卓越成就而举行的年度盛事。

今天我将首先简要介绍高通及高通与中国产业界的伙伴合作关系。接下来,我会谈谈对中国知识产权体系的发展进步的深刻印象,最后我希望与各位探讨无线通信技术标准,以及强大的知识产权体系对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标准化技术的成功创造和传播的重要性。

高通公司成立于30多年前,致力于发明、分享突破性的无线通信技术,并开展协作。在此过程中,公司已对研发投入超过800亿美元。从2006年以来,每年将超过20%的年收入投入研发。通过开创性研究,数十年来高通的研发人员领先于行业数年解决复杂的系统级问题,通常我们在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商用十年之前就着手研发。

我们的创新处于移动技术创造经济价值的核心。据测算,移动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创造了大约5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高通专利组合包括全球140,000多项授权专利和专利申请,这是高通科学家和工程师辛勤工作和创造性精神的结晶。我们认为高通拥有全球最成熟的标准必要专利许可项目,近三十年前高通就开始运作专利许可项目,目前我们的许可项目拥有300多个被许可方,涵盖手机、计算、物联网和汽车等多个垂直应用领域。

过去近30年来,高通参与了中国无线生态系统的发展,对此我们感到非常自豪。目前,高通中国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和无锡设有分公司。我们还设立了北京和上海研发中心、深圳创新中心以及两家合资企业。

在此期间,我们与中国移动行业的公司合作,助力他们在国内和全球扩展业务。2016年10月,高通在深圳建立创新中心,支持中国合作伙伴开展产品与技术测试及海外拓展工作。2018年,高通公司联合中国领先的终端厂商发起“5G领航计划”,旨在支持他们在全球推出首批5G终端。近年来,高通联合本地政府和合作伙伴在南京、重庆、青岛、南昌和杭州建立5G联合创新中心,专注于创新和助力5G用例落地。

在高通工作的这些年,我始终关注中国国家领导人、国务院、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最高人民法院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采取的许多重要政策和改革举措。中国领导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坚定决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些工作成绩斐然:目前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每年受理超百万件发明专利申请,授权超50万件发明专利,中国在这些指标上名列全球第一。中国在《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申请方面稳居世界前列,同时还缩短了专利审查周期。

我们还看到知识产权执法活动相应提升。北京和全国的知识产权法院以及专业的知识产权法庭加强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实现了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体系和审判能力的现代化。中国法院受理和审结知识产权案件的节奏加快,年度案件受理和结案量以超过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每年达到600,000件以上。作为从事美国专利诉讼的律师,我认为这一数量令人印象深刻。这些成就也体现在知识产权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深厚积累。因此,不足为奇的是,2022年中国在世界产权组织(WIPO)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攀升至第11位,同时中国社会研发投入占比也持续上升。

与众多公司以及个体利益相关方一样,高通也受益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显著进步。高通持续扩大在华知识产权布局和投入,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方面始终稳居在华外企前列。中国一直是,未来也是保护高通发明价值的重要法域。

除了数字之外,强大的知识产权体系与高通这样的创新公司和更广泛的5G生态系统,有什么关系呢?技术标准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我接下来会用5G技术的形成过程作为例证,与大家分享为什么我们认为强大的知识产权是这类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现在大多数人已经意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技术标准,虽然日常生活中这些标准并不显眼。标准可能很简单,比如在道路哪一侧通行,或者灯泡灯座的形状。但是,当然更有趣的标准是让无线通信爆炸式增长成为可能的标准,这也是高通特别感兴趣的标准。

我说过,数十年来高通一直从事无线通信技术研发——从2G到5G,还有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我们发现移动通信标准和产品的技术演进有三个关键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基础性、系统性技术的研究。这通常发生在技术标准化和实施数年之前。我们认为,基础性研究是高通擅长的领域,这源于高通的基因。这是一种开拓性但尚未被证实可行的研究工作,也被称为“蓝天研发”,很多时候终点是死胡同。但它也可能会带来真正的突破和飞跃。毋庸讳言,这类研究可能产生大量的发明,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个阶段的投资风险巨大,因为无法确定研发产出的发明创造在未来能否得到市场认可进而带来收入。

第二个阶段是制定标准,即让网络和数十亿终端以无线方式交互并在全球以极高速度和可靠性传输数据的详细技术说明。目前全球移动技术标准是由许多公司和其他实体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努力制定的,多年来他们努力开发可以在全球实施的技术解决方案。实际上,标准制定过程始于明确下一代需求。这些需求通常雄心勃勃,力争在数据速率、时延、可靠性等方面实现重大进展。至关重要的是,需要在产品诞生多年之前就明确需求,而情况往往是:实现目标所需的全部发明并非都存在。因而,雄心勃勃的标准制定参与方回到实验室、办公室和会议室工作,以提出能够满足需求的方法。

这是另一个促进发明的阶段——类似于刚才提到的早期研发阶段,这是参与此项工作的较少数公司必须在无任何确定回报的情况下投入资金的另一个时期,这时无法保证他们的解决方案会被纳入标准。毕竟,移动通信领域的标准制定在于选择解决工程难题的最佳技术方案,这意味着不是每项发明或技术提案都会被采纳。

最后,经过数年努力和数百万小时的工作,新一代移动标准发布,这时我们可以考虑第三个阶段:商用。产品公司可以按照已发布的标准制造和销售在全球范围内都具备互操作性的产品,其中一些公司可能是制定标准的积极参与者,而其他许多公司可能不是。在这一阶段,通常是在做出发明多年之后,发明者公司可以通过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寻求投资回报。

现在,我们谈谈专利在标准中的作用。创新,也就是发明解决难题的新方案,驱动了标准的形成。我理解,对于创新在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地位,习主席做出了如下论述:

“标准是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创新是提升标准水平的手段和动力。创新成果通过标准迅速扩散,能加快市场化和产业化步伐,所产生的乘法效应能形成强大的创新动力,引领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壮大。”

正如我开始所说,我认为,中国专利法总体上越来越多地反映出对创新价值的认同。我认为,认可强有力的专利权也是获得最佳标准以及标准赋能的技术的最佳方式。

对于许多最重要的标准创新者来说,来自许可标准必要专利的潜在回报是支持并激励他们做出大量前期投入的重要因素。如果创新者的发明很幸运地被标准组织采用,但是在专利权是否可执行的问题上没有一定的确定性,那么投入前期研发的商业可行性就不存在。

因此,如果我们希望通过吸引最优秀的创新者和最好的技术,来开发让互联世界更美好的标准化技术,那么强有力的专利权保护至关重要。

最后,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今天无法深入探讨“公平、合理、无歧视”(FRAND)的细节——它始终是法律会议的热门话题,相关讨论可能轻易占用好多天。这里,我想简单地谈谈影响标准必要专利的知识产权政策。 

为移动标准领域创新建立激励机制,需要确保强有力的专利权保护,包括为被许可方和许可方之间保留谈判专利许可条款的灵活性,确保许可条件能够反映专利发明为终端产品和终端产品用户带来的价值。通行的蜂窝通信标准必要专利许可框架,即FRAND条件下的许可,将受FRAND义务约束的专利权视为财产权,力求获得实施方以公平价格获得技术的需求,和创新者对其研发投资获取公平回报的需求之间的平衡。FRAND承诺让双方得以在商业条件下协商许可条件。这有利于行业,也有利于整个世界——各代移动通信技术中的巨大技术进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希望,我们将继续认可这一体系和它未来激励更多发明创造的价值。

最后,我将重申高通公司总法律顾问卓安琳(Ann Chaplin)早些时候发言的观点:

高通公司感到自豪的是,我们已经与众多的中国企业建立了稳固的伙伴关系,并且正致力于持续加深合作,助力他们在5G时代在国内外市场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中国在进一步加强专利保护方面的坚定决心,对鼓励国内创新和吸引外企在华投资意义重大。

再次感谢主办方邀请我与大家交流。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京ICP备13028878号-6